通辽市实验小学1957年建校,校名为哲里木盟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址位于现在的通辽市幼儿园和原十一中处。校长由哲盟师范学校委派,第一任校长由当时盟师范学校校长尤万生兼任,赵连和任副校长。全校有5个教学班级,200名左右学生,八名老师,学制为六年。
1962年 学校迁入现校址,格力格任校长。1965年到“文革”开始前,学校班级已达18个,学生800多人。
1966年 “文革”以后,学校更名为哲里木盟育红小学,校委会更名为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主任负责学校全面工作。格力格任革委会主任。1967年学制改为五年制。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校名恢复为哲盟师范附小,革命委员会改为校委会,校长由王庆担任。同年,学校被定为吉林省、哲里木盟、通辽市三级重点小学。
哲盟回归内蒙古辖区以后,于1981年1月,学校被内蒙古教育厅定为全区首批重点小学。
1987年3月 学校召开了首届教代会,进入2000年以后,每隔三年召开一届教代会,到2016年底召开七届教代会。
1988年 为了体现学校实验性,校名改为哲里木盟实验小学。同年5月,学校召开红十字会成立大会,9月中国红十字会蔡副会长同内蒙古红十字会会长云曙碧同志来校视察工作。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先进集体”。
1995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到校指导工作。
1997年9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韩永久到校为学校逸夫楼选址。1998年8月逸夫楼破土动工,2000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
2000年9月 学校校名由通辽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更名为通辽市实验小学。
2001年5月 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2年9月 开始招收六年制新生。
2004年9月 学校被通辽通辽市教育局命名为“通辽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同年10月,学校建立了离退休才能老师活动站,举行了揭牌仪式。
2008年8月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辽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研究通辽市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建设事宜。同年9月,举行了学校教学综合楼动工仪式。
2009年11月 近1万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竣工,交付使用。
2009年3月 内蒙古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检查验收团到学校检查验收工作。学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小学组第一名。
2010年9月 通辽市第三届校长论坛代表到学校参观特色学校建设。
2010年10月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到校指导生本教育实验工作。
2010年12月 内蒙古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阿拉坦敖其尔在通辽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万忠、白书田、包巴雅尔等陪同下到校检查指导工作。
2011年9月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田主任在通辽市教育局宝丽华局长陪同下到校参观考察。
2012年5月 通辽市实验小学校徽、校歌确定。
2013年12月 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
2015年5月 通辽市教育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办学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学校领导介绍了特色办学经验。
2015年8月 学校被评为全国少儿版画活动基地。
2016年5月 通辽市举行“市长杯”足球赛。学校女子足球队荣获第一名,男子足球队荣获第二名。我校男、女足球队代表通辽市参加自治区“主席杯”足球赛。
2016年5月 学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学组综合技能比赛》一等奖。同年7月获得全国第16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银奖。
2016年6月 我校足球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杯”东部赛区足球比赛,男足获得第三名,女足获得第五名。
2016年11月 校长由国宏、副校长佐晓梅被评为自治区首批正高级教师。